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第十版诊疗方案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会上有记者问,在重症、危重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中,年龄由第九版的60岁以上改为65岁以上。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是因为65岁以下人群的风险降低了,还是因为现在患者越来越多,需要对风险较高的人群集中医疗?
对此,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桂强表示,重症和危重高危人群的诊疗方案在第八版和第九版中是明确的。60岁以上的老人,有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包括孕产妇,肥胖,吸烟,都是高危人群。
王桂强解释说,关于这个微调,在临床上确实发现65岁以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尤其是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群,重症和危重症的比例更高,所以这个诊疗方案做了微调。但是,无论他们是60岁还是65岁,应该强调的是,有基础疾病的人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需要更多的关注。希望在临床实践中,将这些高危人群纳入管理,早期干预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最大限度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关于新冠肺炎的危重率,王桂强说,有专家提到定点医院的危重和病危比例是3%-4%,有专家说自己医院的危重比例是1%,有的说在某个地区的人群中更低。“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危重率是指某个单位或医院的危重病人数除以接受新冠肺炎感染治疗的病人总数,再乘以100%,也就是所谓的危重率。但是这个危重率会有很大的差异,因为不同医院收治病人的基数和病情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数字在不同的单位或者医院之间会有很大的差异。”
王桂强举例说,北大医院有ICU病房,重症比例高,有准ICU,可以吸氧。这些病人都比较轻,所以重症的比例会更低,甚至在全院更低。所以重症率应该有一个基本参数,就是整个背景,是不断变化的。包括轻中型病例,在医院很少见到,所以我们看不到这些基数。
“因此,重症病例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应该需要整个大样本数据,才能最终给出一个数字。”王桂强说。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