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吞咽障碍常被忽略

时间:2025-02-05 23:51    来源:华商网    阅读量:14233   

中风,这一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更可能隐藏着一些潜在而危险的后遗症,其中吞咽障碍便是常被患者及家属忽视的一种。据相关数据统计,吞咽障碍在中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可高达25%-50%,它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更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这一严重的并发症。

被忽略的隐形误吸,警惕吸入性肺炎

吞咽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口腔、咽喉、食道等多个部位的协同作用。但是当中风发生时,大脑功能受损,这些部位的神经控制可能受到干扰影响患者吞咽功能,导致食物从口腔至食道的运送过程中出现异常。

更为隐蔽的是,有些患者在没有明显呛咳、咳嗽等症状的情况下,就可能已经将口咽部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等吸入气管和肺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肖端副主任医师介绍,这种情况就是隐性误吸,它不易被察觉,却能在无声无息中引发吸入性肺炎。反复肺部感染会导致咳嗽、痰多、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

如何及时发现?学会这两种自测方法

“吞咽障碍在康复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障碍。”肖端指出,家属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自测患者是否有吞咽障碍:

1、饮水测试:让患者喝下一小口水,观察吞咽情况。如果患者能够顺利咽下,没有咳嗽或呛咳,可逐渐增加水量至10毫升、20毫升进行测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咳嗽、呛咳或者水从鼻腔流出等情况,很可能存在吞咽障碍。此外,还可以观察患者喝完水后的声音变化,如果声音变得沙哑,或者有“湿性啰音”(类似喉咙里有痰的声音),也可能是吞咽的食物或液体进入了气管。

2、唾液吞咽测试:让患者自然咽下口腔内的唾液,观察其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如果患者频繁清嗓子、感觉吞咽唾液困难或者有明显的吞咽延迟,也可能存在吞咽障碍。

肖端提醒,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吞咽障碍的迹象,家属应立即带其到医院进行吞咽评定,接受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治疗。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点击排行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